“树叶妖精”效果:“将1张此卡装备的装备卡送入墓地。对对手造成500点伤害”
对于新手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理解的规则,很难用一句话就讲清楚。详细内容在上述的NICONICO大百科中有非常容易理解的解说,有兴趣的玩家可以自行查阅。(上音注:当然这个规则在网上到处都有很详细的说明,对于大部分玩家肯定都比较熟悉,不了解的玩家可以找一找,绝不是因为我懒得翻译大百科的内容。)
在这里我姑且也做一下解说,简单来说就是“‘时’的任意效果只能在其条件满足后立刻发动”这个规则。在上面引用的“树叶妖精”一例中,时点不是处于“送入墓地时”而是处于“效果怪兽的效果发动时”,所以错过了时点。
虽然平常在进行决斗的时候几乎意识不到这个概念,但原本游戏王OCG就是以极其复杂的“时点的累计”为基础而进行游戏的。
比如说,将“三眼怪(调整前)”作为祭品上级召唤“恶魔的召唤”、然后发动检索效果,把这个操作分解来看的话,大致会变成以下的处理流程。
①:“解放怪兽时(作为祭品牲祭时)”以及“怪兽送入墓地时”
②:“怪兽召唤之际”以及“怪兽上级召唤之际”
③:“永续效果的适用时点(不是‘时’)”
④:“效果怪兽的效果发动时”之后“怪兽召唤时”以及“怪兽上级召唤时”
⑤:“从牌组中将卡牌加入手牌时”
⑥:“当前回合的玩家获得优先权(咒文速度2)的时点”(不是“时”)
⑦:“非当前回合的玩家获得优先权(咒文速度2)的时点”(不是“时”)
⑧:“当前回合的玩家获得优先权(咒文速度1)的时点”(不是“时”)
非常繁琐的处理,逐一确认的话游戏就不用玩了。通常只会意识到⑥~⑧有关优先权的处理吧。在非正式场合下这个确认也可以省略。
不过,上述的解说严格来说也不正确,特别是④的说明相当不充分还请注意。但是真要逐字逐句解说的话,这个话题就没完没了了,所以请允许我将它省略。(能够正常理解到底缺少了哪个部分的玩家们,请把它当做小秘密藏在心中吧)
这种“错过时点”规则的诞生原因众说纷纭。从有力的假说到含有误解的解释,这些猜想数不胜数。
“错过时点”这种规则繁琐至极,很难想象它是凭空自然诞生的。因此我想,它一定存在发生原因。
依我的一点愚见,我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:由“暗黑魔族基尔法恶魔”和“铁骑士基亚·弗雷德”引发的无限Loop。
【错过时点规则的诞生经过】
以下是我对这个规则诞生经过的个人解释。
①:2001年2月9日“暗黑魔族基尔法恶魔”诞生,同时发现了它与“铁骑士基亚·弗雷德”之间(毫无意义)的无限Loop。
②:官方认为“暗黑魔族基尔法恶魔”易于恶用,然后准备了“错过时点”的规则。此时还并没有出现过判例,本规则的知名度还很低。
③:9个月后“树叶妖精”诞生,果然它和“暗黑魔族基尔法恶魔”的COMBO受到了广泛关注。但是这时已经推出了相应对策,所以这个COMBO实际上不成立。
④:由于①~③的相关系列卡牌、事实证据错综复杂,导致“为了制止③而在之后做出的规则”这种误解广泛流传。
以上就是我个人在考察后的一些见解。如今已经很难查明真相,所以我尽可能的避免出现矛盾点。
·此卡被装备上装备卡时,装备卡被破坏。
这是当时的“铁骑士基亚·弗雷德”的效果描述。有着破坏装备在自身的装备卡的诱发效果,所以可以和“暗黑魔族基尔法恶魔”形成无限Loop。当然树叶小妖精 游戏王,如果没有其他操作的话这个Loop没有半点意义,所以它在当时没有被当做什么大问题。
但是,这个Loop再组合上其他卡来运用、或者说是恶用的例子很容易就能想到。所以这个发现能够成为规则诞生的契机也没有什么不自然的。
综上所述,这个规则果然是为了抑制无限Loop而开发出来的。只不过是针对今后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而先行推出的规则,而不是大街小巷中流传的针对“树叶妖精”COMBO才诞生的。
其实开发方明显看漏了“铁骑士基亚·弗雷德”的无限Loop问题。如果事前察觉到了的话,肯定就会在“暗黑魔族基尔法恶魔”身上作调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
也就是说,“察觉到无限Loop(铁骑士)而制定的规则”这个事实的一部分被曲解成“为了阻止无限Loop(树叶妖精)而制定的规则”,才是事情的真相吧。
补足说明:据ヴァリュアブルブック(上音注:一本游戏王的杂志)记载,最开始使用“~的场合树叶小妖精 游戏王,~。”这种记述形式是从2001年4月19日、《Spell of Mask –假面的咒缚-》卡包开始的。这个现象很有可能与“错过时点规则”的制定相关,也算是对本假说的一个比较有利的支持。
【总结】